Myvideo

Guest

Login

Oil Workers are Full of Zeal (1973) | ! | EN CC

Uploaded By: Myvideo
3 views
0
0 votes
0

【石油工人幹勁大,天大困難也不怕】 「鐵人」是五六十年代社會送給大慶石油工人王進喜的雅號,而「鐵人精神」是大慶精神的典型化體現和人格化濃縮,主要包括:「爲國分憂,爲民族爭氣」的愛國主義精神;「寧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」的忘我精神;「有條件要上,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」的艱苦奮鬥精神;「幹工作要爲油田負責一輩子,經得起子孫萬代經驗」的認真負責精神;「不計名利,埋頭苦幹」的無私奉獻精神。「鐵人精神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歷久彌新,永不褪色的寶貴精神財富,是激勵中華兒女拼搏奮進,擔當作爲,幹事創業的強大精神動力。 「鐵人」王進喜,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酒泉玉門市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,是新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。1950年玉門解放後歷任玉門石油管理局鑽井隊長、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隊長、大慶油田鑽井指揮部副指揮。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他率領1205鑽井隊艱苦創業,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,並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,展現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,爲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,成爲中國工業戰線一面火紅的旗幟。王進喜以「寧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」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幹勁,被譽爲油田鐵人。 1959年,王進喜在全國「群英會」上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。 1960年春,我國石油戰線傳來喜訊——發現大慶油田,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隨即​​在大慶展開。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來,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。一到大慶,呈現在王進喜面前的是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:沒有公路,車輛不足,吃和住都成問題。但王進喜和他的同事下定決心:有天大的困難也要高速度、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。鑽機到了,吊車不夠用,幾十噸的設備怎麼從車上卸下來?王進喜說:「咱們一刻也不能等,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鑽機運到井場。有條件要上,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。」他們用滾槓加撬槓,靠雙手和肩膀,奮戰3天3夜,38米高、22噸重的井架迎著寒風矗立荒原。這就是會戰史上著名的「人拉肩扛運鑽機」。要開鑽了,可水管還沒有接通。王進喜振臂一呼,帶領工人到附近水泡子裡破冰取水,硬是用臉盆水桶,一盆盆、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50噸水。經過艱苦奮戰,僅用5天零4小時就鑽完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生產井。在重重困難面前,王進喜帶領全隊以「寧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」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幹勁,苦幹5天5夜,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。在隨後的10個月裡,王進喜率領1205鑽井隊和1202鑽井隊,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,克服重重困難,雙雙達到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蹟。在那些日子裡,王&

Share with your friends

Link:

Embed:

Video Size:

Custom size:

x

Add to Playlist:

Favorites
My Playlist
Watch Later